落实中央“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升全市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广播电视台、市公安局等部门共同推出系列专题节目—校外培训机构政策解读。

嘉宾: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科刘文娟副科长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市场上出现了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问题,影响政策实施,造成不良影响。请问这些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有哪些变异形态?
刘文娟副科长:第一种形态: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这些都违反了培训主体的有关规定。
第二种形态: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这两种情况都违反了培训人员的有关规定,
第三种形态: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第四种形态:组织异地培训,比如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车库、地下室等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这一类变异形态违反了培训地点有关规定。
第五种形态: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第六种形态: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
针对上述隐形变异违规培训问题,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监管?
刘文娟副科长:第一建立辨别机制,着力解决查什么的问题。市旗两级成立专家委员会,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科学辨别。
第二落实属地管理,着力解决谁来查处的问题。对于证照不全的机构和个人,根据国务院《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查处;对跨区域违规行为,由培训机构审批地、违规行为发生地相关部门共同查处。
第三强化监管执法,着力解决怎么查处的问题。充分利用网格化综治体系开展巡查执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市教体局落实包联责任机制,不定期进行暗访;压实旗区属地主体责任,同时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坚决防止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蔓延。
来源:政策法规科、快乐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