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在推行使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其他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推进区域和城乡教育协同发展,鄂尔多斯市积极组织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与普通优质学校初高中学段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开展结对共建,帮助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内涵式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明确提出结对共建主体
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市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多次深入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和普通学校开展结对共建专项调研,组织召开各个层面的专题会议5次,制定印发《鄂尔多斯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与普通学校初高中数理化学科教师结对共建实施方案》,明确了结对共建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结对学科、结对形式以及工作要求等内容。按照“一校一案”“一校一策”的原则,目前全市7所设有初高中学段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分别与属地11所普通优质学校开展了结对共建,在深度教研、师资培训、课堂示范、师徒结对、教研教改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深度融合发展。
二、深化活动内涵,切实增强结对共建实效
从11月初全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与普通学校初高中数理化学科教师结对共建工作开展以来,11所旗区和市直属普通优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派出70余名初高中数理化教师,同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师结成对子,每周到结对共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至少进行一次示范课讲授、深度教研、互相评课议课活动,加强精讲课、复习课、总结课以及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辅导,重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开展同学科、同课程、同课型的讲解中,积极组织开展“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同课优构”活动,要求结对教师进行共同备课、共同教研、共同评课,着力提升课堂实效,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化、高效化、长效化。
三、优化结对形式,不断丰富结对共建内容
东胜区教体局确定了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与普通优质学校结对共建的“七个一体化”教研教学思路,即教师培养一体化、教研指导一体化、管理机制一体化、干部培养一体化、课程资源一体化、教学活动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帮助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切实提升教研教学水平;伊金霍洛旗教体局在充分调研了解的基础上,制定了结对共建“学科发展三年一体化”的目标,具体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内结对共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具有较强实践指导作用;鄂托克旗教体局组织旗教研室数理化学科教研员全程参与结对共建工作,帮助指导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师加强同普通优质学校学科教师的交流互动,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鄂托克前旗教体局立足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实际,明确了“学校管理结对共建、教学教研结对共建、其他活动结对共建”的长远目标,目前各项结对共建工作任务正在扎实高效推进落实;杭锦旗教体局明确了“骨干帮扶、资源共享,名师示范、机智引领,教研一体、互动交流,领导结对、管理共建,资源整合、加强协作,干部培养、优势互补”的6项结对共建工作任务,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乌审旗教体局组织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与普通优质学校每周“同备一节课,同上同听一节课”,真正实现“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同课优构”的目标;市蒙古族中学与市第一中学、康巴什区第一中学在学科深度共建的基础上,每学期定期召开结对共建校级领导联席会议,研究确定结对共建教育教学重点工作,推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组织学校管理干部全程参与结对共建学校管理,每学年派出1-2名校级领导、环节干部到结对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深入学习,主动将对方优点借鉴融入到本校的办学实践中。
下一步,市教育体育局将持续推进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与普通优质学校数理化学科结对共建工作,聚焦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强化结对共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师资帮扶、教研交流、课堂教学、蹲校指导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教师教的好、学生学的会、跟的上”的目标要求,帮助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来源:办公室
编辑:吕京
审核: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