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主办的“鄂尔多斯市智慧教育探索大讲堂”——人工智能教学应用案例第五场宣讲如期举行,来自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准格尔旗智慧教育种子教师作为核心力量再次登台亮相,四大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案例+一大智慧教育多元应用场景案例,双轮驱动,为区域智慧教育发展再添新动能。
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郝玉林老师的智慧教育多元应用场景案例《智慧校园创建与实践》,详细阐述了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严格遵循《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秉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理念,以教育教学、师生发展、管理服务、支撑条件及网络安全四大维度为核心抓手,着力构建“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评价、虚实结合”五大核心场景。

准格尔旗龙口幼儿园王永恒老师的案例《AI赋能幼儿园积木建构活动创新实践》,活动以AI工具贯穿备课、导入、创作、展示、评价、家校共育全流程:通过Deepseek快速生成科学的活动方案,借助豆包AI语音对话激发幼儿创作灵感与表达欲,用即梦AI让积木作品“开口讲故事”,以秒出设计AI生成个性化图文小报,结合文心一言生成针对性评语,最终通过家校平台推送成果、联动亲子共创。

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三小学韩琴老师以《圆柱的认识》一课为例,提供了一个深度融合AI技术的示范性案例。案例以SOLO分类理论为指导,通过前测精准定位学情,并依托DeepSeek、豆包等智能工具,构建了“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的智慧教学新模式。教师利用AI动态演示生动破解“面动成体”的抽象难点,并贯穿“观察-操作-想象-验证”的深度学习循环,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实践数据表明,该模式成效显著,空间推理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本案例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经验型教学向数据智慧型教学的转型,其“师—生—机”三元协同的教学范式,为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准格尔旗大路第一小学郝霞老师在《Al赋能劳动教育新范式的实践路径初探》劳动教育案例中,以AI技术破解小学劳动教育资源获取难、过程记录难、评价量化难三大困境。针对四年级学生图书管理分类效率低、流程体验弱、规则意识不足等问题,构建技术赋能劳动教育,服务培育素养三维模型,通过AI仿真情境(Engage)、智能工具链实践(Empower)、服务学习价值升华(Elevate)的3E教学框架,实现真实情境-任务驱动-社会价值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创新。

准格尔旗大路第一小学李小娜老师的《“Al+双师”助力小学美术创意课堂教学》案例,响应数字中国战略与美育政策,针对农村美术课堂师资、指导、个性化不足问题,构建“真人教师+数字人助教”模式。数字人承担标准化讲解答疑,教师专注创意与情感支持,结合多感官体验。教学围绕四维目标匹配AI功能,以情境导入、技法探究、创意创作、多维评价四步推进。案例成效良好,受学生认可,学生主动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还形成可复制资源包。同时存在AI应答精准度、学生过度依赖等问题,后续将开发离线资源包、设“AI方案再创作挑战”优化。
当实践智慧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当宝贵经验在沉淀中凝聚前行力量,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必将迈向新高度,一个更具活力与温度的教育新生态也将加速成型。在这片新生态里,课堂挣脱了知识单向传递的束缚,成为创新思维自由生长的孵化场;学生告别了被动接收的角色,凭借技术赋能主动探索知识,在个性化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这场融合不仅改变教学形式,更在重塑教育的本质,让学习更具生命力。
来源:鄂尔多斯市教育信息化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文
审核:李英
终审:高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