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中考 彰显公平
——2012年全市中考工作纪实
2012年是我市新一轮中考招生改革的第二年,也是改革推进的深化之年、关键之年。中考工作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确保良好的考试和招生秩序,市教育局始终坚持以考生为本,强化管理,突出服务,各个工作环节做到该保密的严格保密,该公开的绝对公开,将中考各项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致力于打造公平、公正、严明、严格的中考“阳光工程”。
一、命题制卷“接轨”高考
一是继续坚持异地命题、异地制卷、专车押送、专人看管。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了32名一线教师、教科研人员承担中考命题工作。命题人员命题期间全部在外地接受全封闭管理。命题人员进驻命题点时,不允许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并接受金属探测仪安检。中考试卷由全封闭的国家考试定点单位印刷,避免了本地印刷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试卷的运输、保管严格参照高考要求,由公安人员随专车押送,并有专人看管。二是签订保密协议,对所有命题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为保证中考命题的绝对保密,市教育局与所有命题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并对其进行一系列严格培训,坚决杜绝试题外泄。进入命题现场后,所有命题人员都在绝密、封闭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各学科试卷命题组相互独立、封闭运行,相互之间不串岗、不联络。中考全部学科考试结束后,命题人员才能“解禁”,离开命题点。三是中考试题题量适度、难易适中、客观公正。2012年中考实行评价内容“多元化”,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基础性、学科性发展目标为基本内容,从学业考试、结业考试、综合考查、综合素质评价四方面进行测评。中考试题充分体现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各文化学科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制卷,在试卷结构、试题难度方面,有着严格的规范,题量适度、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试题命题人员的组成,既有城市中学教师,也有乡镇中学教师;既有一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也有长期从事教育科研的专家,这样的人员结构,保证了试题的科学、合理、公正。
二、考试组织科学规范
一是全面启用标准化考场。据悉,2012年全市573个考场所在的考点全部配备网上视频巡查监控系统,能够全面覆盖试卷保管室、考务办公室、考场等场所,试卷存放、分发、回收以及考试实施期间进行了实时监控和全程录像,起到了极大地震慑作用。二是采用“两次随机”的考场编排方法。在考场编排方面,所有考点考场都实行“两次随机”的考场编排方法。对于同一考点的任一考生,均先由计算机随机确定所在考场,然后再由计算机随机确定该考生在考场内的座位。通过“两次随机”,改变了按报名先后顺序确定考场和座位的传统考场编排方法,使同一学校或同一班级学生在同一考场前后座位参加考试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有利于加强考试纪律管理。三是继续加强考风考纪的巡视督查。为加强考风考纪的管理,市教育局明确了中考工作旗(区)负责制和考点主任责任制,并对各地各校中考工作的组织领导、考前准备、试卷保卫保密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确保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市、旗(区)教育局选派了巡视员到各考点蹲点,市、旗(区)纪检监察部门也直接参与,共同对各考点考试组织情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市教育局在考试结束后,对全市各旗区考场进行了认真、全面的监控录像回放工作。四是体育中考全程有章有序、尽显规范。2012年,市人民政府投入108万元为各旗区统一配备了无线智能体质测试仪,所有体育考试项目均采用电子计时、计数,使评判更为公平、公正。市教育局在考前对各旗区测试人员进行了全面技术培训,无线智能体质测试仪生产厂家派出技术人员在考试前期对各旗区测试点仪器安装和测试进行指导。市、旗区教育局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召开了多次考务培训会议,要求各考点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精心组织,注重细节,规范操作;要求各相关学校加强考前学生安全和考试纪律教育,做好对考生的体育考试政策宣传工作,保证了整个考试过程有章有序、尽显规范。
三、阅卷工作严谨有序
一是采用计算机“网上评卷”方式,最大限度的确保阅卷公平。工作人员通过高速扫描仪将考生答卷扫描到系统服务器,由计算机完成客观题的自动阅卷;主观题部分,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切割技术,把考生(除考生信息外)答题纸部分剪切出来,通过网络技术随机分发到评卷教师的电脑中进行阅卷。在评主观题时,考生每道答题将随机由两个评卷教师根据评分规则进行“背靠背”评分。除语文和英语作文外,两个教师对同一考生同一试题判分必须保证“零误差”,最大程度杜绝了主观判卷给分的随意性。二是采用公正严密的阅卷组织程序。为确保评卷质量,市教育局建立了先培训、后上岗,先试评、后评卷,先教育、后督查的中考阅卷管理制度。坚持做到给分合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前后如一,确保评卷“零失误”。三是继续举行观摩阅卷活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2012年我市继续组织中考阅卷现场观摩活动,邀请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行风监督员和新闻媒体记者现场观摩市区中考阅卷点,让他们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亲自体验中考阅卷工作,了解中考阅卷工作严密的组织程度,进一步增进对教育工作的理解。
四、招生政策“阳光操作”
一是严格招生政策,确保公平公正。2012年高中招生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有序、规范为目标,严格按计划招生,严格“三限”政策(即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严格学籍管理,规范招生秩序。严格招生宣传管理,市、旗(区)教育局负责对各类学校招生宣传资料进行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发布虚假招生信息。二是严格招生管理,优化招生服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考管理工作,市教育局组织计算机专业人员自主研发了中考报名、志愿填报、普通高中录取系统,实现了中考报名、阅卷、填报志愿、录取工作全程网络化。为充分保障广大学生和家长对各类学校招生的知情权,市教育局切实采取多种措施,主动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主动邀请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参与中考报道工作;积极利用校讯通平台发布考生和家长关心的各类中考信息20余条,累计受众人数达200余万人次;向学生、家长和初中教师发放宣传单5万余份;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全市所有初中校进行中考报名、志愿填报工作培训;在官方网站“鄂尔多斯教育在线”中考专栏里提前公开了全市各学校统招、分招及择校生招生计划,并适时公开学生在所报学校的动态排名。为进一步提高招生服务质量,市教育局设立了中考录取管理工作室,在中考志愿填报工作开始后,开通了10部热线电话,安排专人接受家长咨询、适时提醒和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各旗区教育局也安排了专人担任中考联络员,负责指导本旗区志愿填报服务工作;主动邀请市人大、政协、纪检等部门领导和媒体记者走进录取现场进行指导和督查。三是严格录取纪律,及时公开录取结果。在学生志愿填报工作结束后,市教育局利用自主研发的中考网络录取系统进行录取工作,做到招生“全机选”,确保不发生一起人为干预中考招生工作的情况。市教育局局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对网络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并进行全程录像。录取工作结束后,及时在网上公开录取结果,考生可通过网络及时查询,真正做到“网络中考”便民、惠民。
侧记:2012年我市普通高中所有招生录取工作均通过网络录取系统进行,整个过程都在全民参与和社会监督之下。录取库即为新生学籍注册库,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结束后,市教育局中考改革领导小组将对全市各普通高中招生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违规招生、超计划招生的学校,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可有效杜绝传统录取过程中采取不正当手段“争抢”生源的现象。
2012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