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是学生在中高考考前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调整心态,促进学业成绩发挥的专业辅导。这也是我们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今年,东胜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本着“先研修,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原则来进行此项工作。
一、考前心理辅导前期研修
(一)整体研修
3月15日,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考前心理辅导讲座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围绕“如何讲好考前心理辅导讲座”,教师们分组展开研讨,研修成果汇总如下:
1.考前心理辅导讲座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调查学生对考试的态度、梳理学生的感受、整理学生的案例或现象等。
2.讲座的导入部分可以呈现准备工作中的调查结果、现象分析、感受梳理等。
3.辅导形式可以是认知调整、现象分析、方法指导、活动体验。
4.内容的选择可以是典型故事、体验活动、方法训练等,但使用时要服务主题,策略指导部分要具体,操作性强。
5.辅导对象不局限于学生,也可以是家长。
6.针对动力不足的学生,可以适当进行增压辅导。
7.讲座可以筛选个体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8.PPT呈现的内容要尽可能简洁,出示重点关键词即可。
(二)讲座试讲
基于第一次研修的思考,老师们从实际出发,围绕主题,选定对象,精心设计了12场讲座。从中,我们选取了4场专业性高、实用性强,既富有特色,又接地气的讲座于4月19日进行了逐一试讲。
东胜区伊克昭中学的蒋帅伟老师从考前、考中、考后三方面进行中考考前心理辅导。考前主要围绕紧张焦虑、学业懈怠、行为浮躁、自卑自弃四种典型的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考中主要围绕心慌、记忆空白、题目做错三种学生易出现的现象进行解读,并提出应对方法。考后,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的途径。
张晓霞老师运用简洁干练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压力和自我暗示两部分内容。其中,发人深省的故事留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中考考前心理辅导她一直坚持做了十年,系列的考前心理辅导成为了学生的 “心理福利”。
试讲后,老师们围绕着讲座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组讨论和汇报,梳理研修成果。
二、考前心理辅导后期实践
方式一 讲师团进校园活动
5月,各学校根据自身需要,从辅导站提供的讲座清单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辅导站统一组织,通过这种选课的形式,将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送到师生和家长的身边。
方式二 学校考前心理辅导
学校通过微信平台、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将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咨询相结合。
方式三 校外宣讲
辅导站将联系社区、书店等社会公共场所,开展心理讲座宣讲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方式四 录制微讲座
将心理讲座精编压缩,录制成微讲座,通过微信平台、网络等形式进行考前心理辅导。